銅香爐既是用銅做的焚香器具,銅香爐的質地相同但是不同時代的能工巧匠們把他們做成了種種形式。銅香爐的發展已經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且是在不斷的演變,是不斷的發展。銅香爐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銅香爐,當時的銅香爐只是作為熏香用的,熏香爐也叫香熏或者香爐,最初采用青銅為材料,漢代的博山爐就是青銅制成的。其實,熏香并不完全是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點綴,它還有熏香衣物、消除疲勞以及驅散蚊蟲等作用。漢代以后,香爐的材質逐漸豐富起來。宋代出現了瓷制的博山爐,但是它禁不住香粉的燒烤,很快就變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諸如此類,以后出現的玉質香爐、翡翠香爐等等,也都是一種用來陳設或者把玩的觀賞品。與實用器相比,陳設器的價值也許更高。圍繞香爐的自身意義在演變,大膽創新,造型新穎,比例協調大方,比起古代香爐,添加了一份活力,加濃了些色調,更加象征著國家的文化底蘊?,F代銅香爐用途亦有多種,有熏衣銅香爐﹑或陳設銅香爐﹑或敬神供佛銅香爐。

銅雕佛光普照三足香爐
銅香爐有很多的造型,有大、小、方、圓、長,短不一;質料也有銅、鐵、錫石、陶瓷之別,香爐除了作為敬佛或是祭祖的禮器外,還是文人雅士的心愛之物,置于廳堂或擺于書房案頭,讀書時點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紅袖添香夜讀書”的美妙意境。家庭中供有祖先牌位的,都在供桌上端香爐香爐端正正的放著一個香爐。如果佛教徒在家里供了佛像,也不忘放一個香爐;道教徒拜神明也用香爐,都作焚香之用,香爐種類繁多,不同形狀的香爐,供在不同的位置、焚燒不同的香。香爐的材質和形狀五花八門,歷代使用的香器包含博山爐、手爐、香斗、臥爐、香筒等不同形制的香爐,有鬲式、魚耳、鼓釘、蓮瓣、三足、五足、筒式爐等,使用的質料主要包括銅、陶瓷、金銀、竹木器、琺瑯及玉石等。古代精美的香爐放在今天是精美的藝術品,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不同朝代的香爐有各自的特點。唐代經濟開放,香爐充滿異域風情。宋代重視舊禮器,三足鼎式香爐是北宋復古的產物。元代香爐不脫宋代風尚,數量與品種繁多,以中小型香爐為主。
